指标 |
评估内容 |
试点成效(简要描述) |
分值 |
自我评分 |
专家
评分 |
小
计 | ||||
A
有试点工作方案(10分) |
1.试点方案规范完整、联系实际 |
有完整工作方案,能顺利实施。 |
3 |
3 |
|
| ||||
2.试点内容具体、明确、校本 |
共4条具体试点内容,切合学校实际。 |
3 |
3 |
| ||||||
3.试点步骤清晰、具体、可行 |
试点步骤细化明确,容易操作。 |
2 |
2 |
| ||||||
4.有预期试点成果 |
取得预期试点效果。 |
2 |
2 |
| ||||||
B
试点组织保障工作完善(10分) |
1.有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负责) |
有领导机构及文件 |
2 |
2 |
|
| ||||
2.有工作实施小组,责任分工 |
小组分工明确。 |
2 |
2 |
| ||||||
3.试点宣传和教师培训情况 |
多次组织教师宣传培训。 |
2 |
2 |
| ||||||
4.有较好工作机制(管理制度等) |
有专项工作管理制度。 |
2 |
2 |
| ||||||
5.有相应的经费支持 |
约250万专项试点经费 |
2 |
2 |
| ||||||
C
按计划推进试点工作及目标
完成情况(35分) |
目标1: |
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教学、教研的方法和制度及配套措施 |
10 |
|
|
| ||||
目标2: |
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及规律 |
9 |
| |||||||
目标3: |
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
|
| |||||||
1.有过程性系列活动及材料 |
过程性材料丰富 |
10 |
10 |
| ||||||
2.有过程性总结和成果交流 |
有 |
10 |
10 |
| ||||||
3.试点工作档案完整、分类专架 |
有专人管理,专类专架 |
2 |
2 |
| ||||||
4.有试点工作网上学校专栏(页) |
有网站专栏 |
3 |
3 |
| ||||||
D
试点工作主要成果(亮点)及总结报告(30分) |
成果(亮点)1: |
初步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各学科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
8 |
|
|
| ||||
成果(亮点)2: |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效显著 |
6 |
| |||||||
成果(亮点)3: |
3、学校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日趋完善 |
|
| |||||||
1.试点报告规范、完整、真实 |
详实具体 |
8 |
8 |
| ||||||
2.成果在国家、省、市级交流和发表、获奖情况 |
国家级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研究》结题验收,同时获裕安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4 |
4 |
| ||||||
3.较好地总结提炼试点内容(模式)、产生的效益、成果应用前景以及示范引领和推广价值。
在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有初步试点成果,及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收到明显成效 |
8 |
6 |
| ||||||
4.对不足之处能够予以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完善 |
2 |
2 |
| ||||||
E
试点成果推广应用情况(15分) |
1.教师参与面不能少于本校教师人数的70%;区域试点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应参与的学校,实际参与面不能低于应参与学校的60%,试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知晓率不低于70% |
教师广泛参与,试点成效积极推广,校际有交流活动 |
8 |
6 |
|
| ||||
2.试点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评价(第三方) |
社会反响良好,有大量典型案例可供学习研究,操作指导性强 |
5 |
4 |
| ||||||
3.本试点工作中最具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好经验、好做法 |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课题中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全区内推广 |
2 |
2 |
| ||||||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
| |||||||||
总 分 |
|
专家签名 |
|
评估时间 |
年 月 日 |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成e人二区三区四区 - 百度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